開放

當非基督徒逐漸了解基督教時,一般而言,他們會被動地默認進入這個狀態。 

「保持開放的心態是我性格的一部分。」

處於「開放」狀態的人,通常是因為他們本性好奇,或者希望保持思想開放。從行為上來看,處在「開放」位置的人對信仰的表現仍然相當接近「不感興趣」。

對於那些處於開放狀態的人來說,他們對個人成長、激勵自己實現目標、理解自身之外可能的現實、以及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有著濃厚的興趣。閱讀、實驗、觀察他人、與專家互動是常見的學習途徑。他們渴望一個接納、關懷和支持的群體。

數據中還出現了「開放」階段的三個變體——「開放-中立」、「開放-猶豫」和「開放-好奇」。每個變體都有一些獨特之處,你將在以下內容中了解更多。

處於「開放」狀態的人會怎麼說

「我在意的是對新體驗持開放態度,擁抱多樣性,當有趣的機會出現時,我不會因為過去的目標而限制自己。」

「我發現很難完全相信一個/一些神,因為世界上有這麼多的壞事。與此同時⋯⋯ 我內心的一部分還是願意相信這世界存在著一個/一些更高的力量/存在。」

「我願意和任何人討論任何事情,因為這是我學習新事物的方式。」

「如果你想告訴我這些,我會聽,但為什麼這很重要?」

「我喜歡活在當下。我更喜歡關注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世界上發生的事情。」

「我只是想[與我的宗教領袖]談談,他對一切都很開放。我感覺自己被理解了,他真的在努力幫我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我上大學之前,我的父母一直把他們的宗教信仰強加給我。如果父母在我小時候讓我自己做選擇,我覺得事情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

概覽

三種 「開放 」變體之間的共通性: 

  • 想要快樂,並在財務上富足
  • 喜歡參加有趣的活動,獲得新的體驗
  • 閱讀和實驗是他們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之一
  • 不期待從基督徒那裡得到任何實質的東西(除了那些既開放又期待學習的人之外)
  • 基督教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敵意
不感興趣
雙重的
尋求
對基督教的認識
基督教相關的知識
對參與靈性議題討論的開放性
對宗教的興趣
認識基督徒的可能性

洞察與特性

訊息 > 對話

對於那些持「開放-中立」態度和「開放-猶豫」態度的人來說,他們更有可能與關於基督教的信息或資源互動,而不是與人談論基督教。

「開放」與「不感興趣」

這兩個狀態看起來相似,但也有一些關鍵的差異。處於 「開放 」狀態的人一般對基督教的體驗較為中性,而處於 「不感興趣 」狀態的人一般對基督教的體驗較為負面。

幸福生活

那些持開放態度的人通常專注於他們認為是「快樂」和「成功」的生活。這包括財務上的富足、個人成長、自我提升、嘗試新活動以及獲得新的有趣的體驗。

預設與選擇

那些處於「開放-中立」狀態的人通常是默認處於這種狀態,而那些處於「開放-猶豫」狀態的人則更多是出於自己的選擇。這是在某種情況下,與基督教或基督徒接觸後的轉變。

對超越自身認知的現實持開放態度

「開放」與「不感興趣」之間的另一個關鍵區別在於,處於「開放」狀態的人通常更願意思考和學習超越自身的現實。他們也可能對基督徒感興趣的話題稍微更感興趣。如果他們受到良好的對待,無論信仰如何,他們更有可能留在信仰群體之中。

發自內心的學習者

處於「開放」狀態的人通常重視學習和自我發現。他們更喜歡透過閱讀、實驗、觀察和與專家互動的方式來學習。然而,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嘗試新事物時,他們都希望以一種不需要自己成為專家的方式來進行。處於「開放-好奇」狀態的人更願意並且可能從其他人那裡學習,而不僅僅是從資訊中學習。

開放心態是一種價值觀

處於「開放」狀態的人在信仰體系方面重視開放心態和包容性。他們對多樣化的經驗和觀點持開放態度,而不僅僅是基督教。因此,與其他狀態的人相比,他們也更有可能加入由與自己不同的人組成的群體。

處理創傷

那些處於「開放」狀態的人通常對周圍世界發生的事情有所了解,並對此感到沮喪。他們因此感受到負擔。對於那些處於「開放-猶豫」狀態的人來說,處理創傷和心理健康問題更是阻礙他們想要更多了解基督教的重要因素。而那些處於「開放-好奇」狀態的人在世界發生的困難中感到更強烈的需要去理解他們的人生意義。

對基督教的看法

那些處於 「開放 」狀態的人一般不認為基督教對他們個人或世界有任何意義。如果朋友想要討論基督教,他們可能會願意討論,但他們不覺得有這樣做的必要,也不期望從基督徒那裡得到什麼實質的東西。

他們會去哪裡及其原因

不尋求

一般來說,那些持開放態度的人並不尋求與他們認識的基督徒一起討論基督教、加入基督教群體、或探索宗教。他們尤其不想就信仰問題進行辯論。強迫他們這樣做可能會導致他們更加遠離,變得 不感興趣敵意.

建立信任

可能會轉向「開放-好奇」或 尋求 :如果他們更了解基督徒朋友,並且能夠信任他們。

看到偽善

看到或感知到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是偽善時,可能會使他們變得更加不開放。

學習的自由

可能會轉向「開放-好奇」或 尋求 :如果他們有機會按照自己的步伐或方式認識基督教,而不必與基督徒互動時。特別是如果透過這種方式認識信仰,他們可以看到基督教如何使生活或社會變得更好時,他們會更大可能轉向「開放-好奇」,或尋求。

歸屬的壓力

處於這個階段的人想要保持經歷的多樣性和探索信仰的開放性,因此,他們不想歸屬一個會限制或約束開放性的群體。要歸屬於一個基督教群體的壓力可能會使他們遠離「開放」。

正面影響

處於「開放-好奇」階段的人通常更願意接觸基督教。他們通常尊重那些能夠在世界上帶來正面改變的人。他們可能會變成 尋求 :如果他們能夠與積極變革者互動,並聽聽基督教如何影響世界。

以真誠和智慧面對這個階段的群體

  • 記住,「開放」是一個與「尋求」不同的狀態!
  • 求聖靈賜你洞察力,讓你看見祂在這個狀態的人生命中的工作。 
  • 求神將他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開放性,轉化為屬靈上的好奇心和開放性。記住,神可以使用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來使人們思考祂。 
  • 求主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無條件地愛他或她。 求主使你不要對這個人失去耐心,也使你不要試圖強迫他們邁向跟隨耶穌的下一步。 
  • 求主幫助你,當你與他們一起走在屬靈的道路上時,能夠保持冷靜和愛心。神不需要你為祂辯護,也不需要你操縱環境來控制結果。
  • 要努力創造機會,讓那些處於「開放」狀態的人能夠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討論他們的疑問或好奇。在邀請或要求他們與你互動之前,想想你能為他們提供什麼有價值的東西。這可以涉及與文化相關的方式,例如音樂、藝術、電影等。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須是一個活動或聚會!
  • 處於「開放」狀態的人喜歡透過多種方式學習——閱讀、觀察、互動、實驗——他們通常喜歡多樣化。你如何設計你的事工內容,以便讓處於「開放」狀態的人能夠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透過這些不同的方式探索基督教? 
  • 尋找你們社群中那些你們都關心並且可以一起參與的服事機會。與對方交流這些機會為何對你們各自來說都重要。 
  • 當他們坦誠分享自己的靈命旅程時,要用心傾聽。 肯定他們的坦誠,並真誠地分享你自己的旅程。 
  • 處於「開放」狀態的人往往喜歡活在當下,並通常關心個人成長。 如果你有機會分享自己的故事或信仰,可以舉一些例子,說明你如何在當下看到神在你生命中的作為,或者你如何在當下成長和學習。 
  • 數據顯示,處於「開放」狀態的人不一定渴望與基督徒討論信仰話題,或參與基督教團體的活動。想一想,你可以透過哪些方式進入他們的世界。在邀請他們加入你的社群或興趣之前,你如何能夠靠近他們,並與他們共同體驗一些事情? 
  • 處於「開放」狀態的人可能對世界事件和自己的個人經歷特別敏感,並且感到負擔沉重。你如何能夠同理他們,並幫助他們知道,他們在承受世界的重擔時並不孤單? 
  • 要警惕一種傾向,即為基督教辯護,或為其他基督徒或基督教機構的不良行為找藉口。承認我們自己的錯誤和失敗(而不僅僅是他人的),並努力實現和解與恢復,這是非常重要的。 
  • 不要害怕那些處於「開放」狀態的人所提出的批評或問題。要採取傾聽和學習的姿態,而不是防禦性或好鬥的姿態。當你能夠以耐心、不焦慮的心態去愛他們時,你就能最充分地體現耶穌的愛。 
  • 記住,「開放」是一個與「尋求」不同的階段!

實驗、策略與研究

為更好地理解或接觸這一群體而創建或使用的方法和資源:
歡迎在下方提交提案,加入你自己的項目。

©2025 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 International | All Rights Reserved | Terms of Use | Privacy Policy

香港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