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意

意識到與基督教有關的壞事:社會上的、歷史上的。被動或主動反對基督教。

「基督教在很多方面都令我反感。」

懷有敵意的人已經認定基督教是個壞消息。如果有人問起,他們也會這麼表達。他們被基督教的世界觀冒犯,認為這是有限制性和毒害性,尤其是對弱勢群體、女性和性小眾(LGBTQ+)群體而言。他們可能承認耶穌是歷史人物,但絕對不認為他是神。

處於敵意狀態的人們怎麼說

「我大多時候覺得〔基督教〕往好裡說是一種無關緊要的新奇事物,往壞裡說是一種卑鄙的行為」。

「身為一個同性戀者,我覺得自己受到了強烈的排斥、評斷和譴責......我感到自己受到了人身攻擊和傷害,我對此深惡痛絕」。

「[基督教]的歷史問題重重,在世界上許多地方,它仍然對許多群體(婦女、同性戀、其他信仰的人)進行壓迫。」

「我的信念和研究得出了不受歡迎的結論,這些結論在幕後被一些人所接受,但卻被那些具有控制性和操控性的機構完全忽略。」

「沒有一種宗教能用證據證明自身的合理性,讓我相信它背後確實存在著什麼......我對[基督教]的看法就像石頭一樣沉了下去。事實上,在我看來,它是一種邪惡的力量」。

概覽

  • 許多人更普遍地反對「宗教」本身,基督教就是其中之一
  • 認為基督教有害
  • 在接受訪問的人中,有50%的「敵視者」脫離了教會
  • 一旦有人處於這個狀態,他們最不可能從中改變主意
無意識
不感興趣
開放
雙重的
尋求
對基督教的認識
基督教相關的知識
對參與靈性議題討論的開放性
對宗教的興趣
認識基督徒的可能性

洞察與特性

脫離教會

在受訪的人中,有50%的「敵視者」 脫離了教會(表示他們曾經是基督教社群的一部分,或自認為是基督徒)。

顯得不感興趣

有敵意的人往往不露聲色。他們看似與 「不感興趣 」的人相似,但深究起來,他們並不相同。

不需要宗教

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們通常認為,現今社會已經進步到不再需要宗教。

創傷

如果是「脫離教會者」,他們可能因為過去與教會或基督徒的負面經歷而受到創傷,並因此反對基督教。

信念

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們通常認為基督教是有害的,教會是一個用來剝削人的機構。

基督徒是偽君子

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們通常認為基督徒明顯地違反了基督教教導的核心原則。

他們會去哪裡及其原因

不改變

處於敵對階段的人很有可能會繼續留在那裡。

創傷

來自教會或基督徒的創傷、傷害或虐待使人停留於這一階段。

可能不反對耶穌

處於這一階段的許多人普遍反對「宗教」本身。他們可能不會敵視耶穌,只是敵視基督教、教會和基督徒。 (儘管他們仍然可能敵視耶穌)。

需要更多研究

需要對這一階段進行更多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人們「從哪裡」、以及「為什麼」會離開 「敵對 」狀態。

以耐心和尊重地對待這個狀態的人

  • 花一點時間去體會他們的痛苦。回想一個你被某個特定群體中的某人傷害的經驗。原諒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憑信心去愛,並且經歷療癒。恢復信任需要時間和定意的努力。 
  • 神要你在這個人的生命中扮演什麼角色?可能是持續、安靜地為他們的痊癒禱告。如果他們準備好分享自己的經歷,也許上帝在呼召你帶著憐憫去傾聽,與哀哭的人同哭。
  • 求神讓你擺脫任何想要透過說服他們來尋找自我認同的傾向。祈求能無私地、憑信心去愛他們,並將結果交託給神。
  • 禱告自己能夠原諒他們因敵意對你造成的傷害。
  • 我們通常可以觀察到敵對群體中存在兩個子群體:那些積極地表現出敵意的人,以及那些被動地表現出敵意的人。 
  •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那些積極敵對、並且不願意討論宗教問題的人,很可能無法走出這個階段。但是,如果你決定把重點放在這個群體上,那麼請問問你自己:我們有哪些共同的價值觀?例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你怎樣才能以對他們有意義的方式表達同理心? (這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容易)。如果他們經常看到你在他們重視的領域做出犧牲,他們就更有可能改變對你的看法。
  • 對於第二類人(被動地表現出敵意的人),你怎麼才能表明耶穌不同於制度化(甚至政治化)的基督教?你們可能有一些來自基督徒或教會的共同創傷——如果他們願意聽,請隨時與他們分享你的經歷,以及你為什麼沒有得出與他們相同的結論。
  • 作為一個毫無保留的反基督教群體,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對教會的某種原始評論,包括教會自身的盲點。 
  • 行動勝於雄辯。在這個階段有50%的人脫離了教會,他們可能認為自己知道你會說什麼。過去的經驗可能讓他們相信基督徒是偽君子。
  • 當你談論耶穌時,要做好被曲解的準備。避免將對方視為你的對手——即使對方將你視為敵人。
  • 耐心和同理心是關鍵——但這是一個效法基督的機會。
  • 可能沒有信任。以愛重建信任至關重要。 

實驗、策略與研究

為更好地理解或接觸這一群體而創建或使用的方法和資源:
歡迎在下方提交提案,加入你自己的項目。

©2025 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 International | All Rights Reserved | Terms of Use | Privacy Policy

香港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