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感興趣

在某些文化背景下了解基督教,但不想進一步了解它。一般對基督教持冷漠態度,而非敵意。 

「我對基督教的了解已經夠多了,我不想知道更多。」

處於 「不感興趣 」階段的人可能有基督徒朋友,但他們把朋友的信仰實踐看作是一種做好人的方式。他們並不認為基督教是必要的。無興趣者可能不是對耶穌冷漠或迴避,而更可能是對基督教、教會或基督徒冷漠或迴避。

處於不感興趣狀態的人會怎麼說

「我不掙扎。我不覺得有必要信教。」

「我不去教堂,不受洗,並不代表我會下地獄。」 

「沒有人走過來告訴我,你需要成為一名基督徒,因為你缺乏了這些或那些⋯⋯ 我不認為我缺乏了什麼,我希望沒有。」

「人們應該捐給窮人,而不是教堂或寺廟。」

「我對基督教已經有足夠的了解,不想知道更多了。」

概覽

那些對基督教不感興趣的人通常在某種程度上是知道基督教的,但他們確實對了解更多不感興趣。

相反,那些不感興趣的人的目標是:

  • 保持快樂
  • 財富上的成功
  • 為我的家人提供所需
  • 改善我的心理健康
  • 做個好人
敵意
開放
雙重的
尋求
對基督教的認識
基督教相關的知識
對參與靈性議題討論的開放性
對宗教的興趣
認識基督徒的可能性

洞察與特性

宗教無關緊要

可能對靈性/宗教普遍不感興趣,而基督教是其中的一部分。

對基督徒的看法

對基督徒往往持中立態度,既不積極也不消極。對有組織的宗教持懷疑態度,但可能對耶穌持開放態度。

靈性/宗教問題

思考屬靈或宗教方面的問題的頻率非常低。

基督教是無關緊要的

對基督教沒有好奇心。基督教(或宗教總體而言)沒有什麼獨特或令人著迷的地方。

對基督教的熟悉程度

透過朋友/家人、節目/電影、媒體對基督教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對基督教知之甚少或有誤解。

有意識的決定

已經認定基督教不適合他們。

他們會去哪裡及其原因

危險

如果某人故意進入這個階段,或故意脫離教會,他們不太可能再離開這個階段。

轉向敵意

也許會變成 敵意 :當他們與基督徒有負面互動,或對基督教世界觀持有負面看法時。

建立信任

也許會轉變成 開放 :當他們可以信任他們的基督徒朋友時。

探索的自由

也許會轉變成 開放 :當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地探索基督教,而不是被強迫去認識基督教。

以耐心和尊重地對待這個狀態的人

  • 停下來,反思一下你對那些不感興趣的人的見解。祈求上帝加深你對那些不感興趣的人的同理心和愛。
  • 祈求上帝在他們心中激發出只有祂才能點燃的好奇心。祈求這將是他們向開放邁出一步的開始。 
  • 那些「不感興趣」的人通常是有意選擇對宗教「不感興趣」的。你怎樣才能不帶任何目的去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並在這過程中給予他們尊重和關懷呢? 
  • 那些處於 「不感興趣 」狀態的人對宗教既不追求也不好奇。考慮到這個現實,你能為這個人提供什麼服務,或是你需要創造什麼服務來幫助這個人完成他的旅程? 
  • 與他們的目標相關的主題活動可能會吸引他們,但前提是不要掛羊頭賣狗肉,名不副實。 
  • 若要讓他們對基督教更加開放,他們似乎需要認識真正的基督徒,或允許他們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自己探索基督教。你怎樣才能幫助滿足這種需要?
  • 如果他們開始表現出開放的態度,你如何能讓他們有辦法在自己的時間表內獨立探索自己的問題? 

 

 

  • 我們很容易認為那些處於 「不感興趣 」狀態的人暗地裡是在 「開放 」或 「尋求」狀態。但他們並不是,因此,假設他們在尋求信仰的事工可能不太有效。 
  • 僅靠關於耶穌的資訊和宣講是無法打動不感興趣的人的。 
  • 不要對那些不感興趣的人感到不耐煩。如果他們想要留下來,就讓他們留下來。即使他們沒有表現出任何改變的跡象。 
  • 繼續以耐心和尊重與不感興趣的人互動。抵抗為基督教辯護的誘惑。你可以承認他們的生活經歷,並與他們產生共鳴。 

實驗、策略與研究

為更好地理解或接觸這一群體而創建或使用的方法和資源:
歡迎在下方提交提案,加入你自己的項目。

©2025 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 International | All Rights Reserved | Terms of Use | Privacy Policy

香港中文